芮曦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援藏时间:2015年8月—2016年9月
普通人在缺氧的高原,一切就像被按了慢进键,慢慢来才能确保平安。但是有一群“白衣人”,却要加速前行,不为自己,只为挽救他人生命。
不喊苦、不叫累,夜以继日地迎战每一次危急重症抢救,分秒必争地与死神相搏,拼全力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护佑患者的生命健康。这便是芮曦,一位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大夫给人的第一印象。正如他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性质,在回忆援藏工作时,他直奔主题,向我们讲述了一起生死时速的救援。
到岗第六天,芮曦收治了一位车祸导致C5-7颈椎高位截瘫的患者,处理高位截瘫经验丰富的他在这里却遇到了诸多困难:手术固定不牢可能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CPR、严重血源不足等。经过48小时反复多科讨论,手术才得以实施。手术成功后患者可以翻身了,但是大量的痰液和随之而来的肺部感染又让当地ICU的医生和护士都没有了信心。“我们医院从来就没有能够成功
身了,但是大量的痰液和随之而来的肺部感染又让当地ICU的医生和护士都没有了信心。“我们医院从来就没有能够成功救过高位截瘫的患者”,当地医护人员说。看着病床上的藏族同胞,芮曦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打破这个常态,通过实际行动增强当地医护人员的信心。艰难的气道维护,寻找病原菌,调整抗生素,肺部物理治疗,皮肤压疮处理……终于见效了,患者可以脱离呼吸机、完全停用抗生素准备接受新一轮的康复治疗了。“其实这样的患者治疗也并不很难啊。”当一位自治区人民医院ICU医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芮曦内心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这次救治的成功,不仅挽回了患者的宝贵生命,更是通过卓有成效的“现场教学”,让藏区医生树立了信心。
藏区第一例高位截瘫患者成功救治后,芮曦带领大家总结经验,归纳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在随后的一年中又陆续收治了十余位高位截瘫患者,救治存活率高达百分之百,这个数字让他至今都振奋不已。
芮曦说:“很多问题是藏地固有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好现有资源干好工作。身在拉萨,没有借口,因为我领导的是重症医学科,每一个有生还希望的患者从我到来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得到挽救,尽管很难,也要拼尽全力。”
一年来,芮曦带领自治区人民医院ICU 的全体医护人员奋斗在危重病患救治第一线,既教实战,又讲理论,救治患者的同时进行床旁教学,用实际行动增强了当地同道的专业技能和对患者的救治信心。
床旁教学之外,芮曦积极组织开展系统的培训工作。援藏期间,芮曦在刘大为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以北京协和医院ICU为主导的首届珠峰血流动力学大会(暨血流动力学培训班),这是自2014年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分会成立以来的首次学术活动,参与人数超过百人。芮曦先后为西藏大学研究生学院授课3次,科内授课几十余次,带领研究生首次开展了药代动力学在高海拔地区的完整数据采集,定植和致病菌在高原地区的特点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带领团队制定了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的第一次临床操作准入制度并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ICU首先推行,该制度有望推行到拉萨的各个医院ICU中。
援藏归来后,芮曦回到协和医院继续着忙碌且充实的工作,他行色匆匆,步履飞快,言语铿锵,他深深感到,自己的工作节奏和病人的心跳脉搏息息相关,为了病患脉搏不停息,他就必须保持快速运转,这是他的动力所在更是他的坚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