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北京协和为髋部骨折的百岁老人成功“接骨”

日期:2010/8/21 0:00:00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4个科室通力合作 40分钟完成手术
北京协和为髋部骨折的百岁老人成功“接骨”

    本报讯(记者 陈明雁 段文利)  35天前因不慎摔倒在地造成髋部骨折的百岁老人刘奶奶,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麻醉科、内科、ICU等多科协作下,接受了成功的“接骨”手术后,5月22日正式出院。
    刘奶奶早已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但仍坚持每天做家务、收拾房间等。4月15日晚上,体弱贫血并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刘奶奶因站立不稳,不小心跌倒在地,之后右腿根部顿时肿胀起来,疼痛难忍。家人马上叫救护车将她送到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X光片显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移位明显,需尽快手术治疗。可百岁老人的身体经得起手术和麻醉的考验吗?刘奶奶和家人要求采取保守治疗。
    协和骨科专家们首先为刘奶奶做了牵引治疗。

麻醉的考验吗?刘奶奶和家人要求采取保守治疗。
    协和骨科专家们首先为刘奶奶做了牵引治疗。随后,医院领导立即组织骨科、内科、麻醉科、ICU等科室多位专家会诊评估,一致认为老人各方面情况尚可,应能耐受手术。百岁老人手术显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但若放弃手术,老人不仅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而且会丧失站起来的机会,随时还可能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经过专家充分讨论、与家属积极商量并征得同意后,协和医院决定采取安全麻醉条件下的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4月21日上午8点,刘奶奶被送进手术室,手术由骨科创伤中心张保中教授主刀,罗爱伦老主任、黄宇光主任等亲自为老人做麻醉。医生们往刘奶奶的股骨髓内放入了起支撑、固定作用的金属物,相当于给股骨拄了一根拐杖,以起到帮助固定断端、促进骨头尽早愈合的作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手术在40多分钟完成,术中出血不到100毫升。上午10点半,刘奶奶在清醒状态下安返病房。在病房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刘奶奶术后恢复良好,一周后就可以床边坐起,两周后能下地站立,三周左右就能扶拐行走了。刘奶奶笑着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还能继续做家务,自己打理生活起居”。
    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张保中教授教授介绍说,刘奶奶此次骨折属于粗隆间骨折,是髋部骨折的一种,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美国每年有35万例髋部骨折,其中约一半为粗隆间骨折,由此推断中国也有近似比例的髋部骨折发生。过去由于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落后和医疗器械的匮乏,遇此类情况多采取保守治疗,结果常引起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深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约有一半的病人在半年内死亡。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高龄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国内被广泛接受。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我院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手术每年约100多例,成功率95%以上。仅今年四月份一个月内,协和医院骨科就为5位90岁以上的高龄骨折患者实施了此类手术。过去一台髋部骨折手术需要3~4小时、出血量多,手术风险很高,术后恢复差。而现在做该类手术只需30分钟~1小时,出血量可控制在200ml以内,内固定的牢固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张保中教授建议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一定要加强预防,合理膳食,避免跌倒,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一旦发生骨折后,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争取早坐起、早离床、早下地。
 

上一篇:

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白塞氏病合并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下一篇:

协和超急期脑卒中患者急救效果良好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