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新发流行病——处理及控制
日期:2014/11/21 0:00:00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新发流行病——处理及控制
Emerging epidemics: management and controlBisen, Prakash S., Raghuvanshi, Ruchika Wiley(2013)
1981年之前,从来没有人知道HIV的存在,但从美国发现的第一例HIV感染开始,到2009年世界已经有3330万HIV病毒携带者;当大家都以为霍乱只会在像海地这种贫穷落后、战火纷飞的发展中国家肆虐时,西方国家却频频传来霍乱爆发的新闻。以上都是本书所关注的内容——新发流行病(Emerging epidemics)。印度两位流行病学教授Prakash和Ruchika回顾了近30年世界范围内新发流行病的现状和未来,他们认为新发流行病会持续存在,影响着我们每天的生活。他们在本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新发流行病的概念,并列举了近30年世界范围内典型的流行病爆发例子,对每种疾病进行系统的阐述。
本书分为四部分共24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书的重要概念:很多国内读者可能会像笔者一样,对于emerging epidemics可能还很陌生,而本书第1章就强调了几个重要的概念: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是指在特定的人群内对健康相关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的研究,并用于解决健康问题;Emerging epidemics,新发流行病是指一定人群中从未出现的疾病、或指发病率迅速上升或影响的地理范围迅速扩大的疾病,这里疾病多指的是传染病,像H5N1流感、肠病毒(EV71)感染等;Re-emerging epidemics,再发传染病是指原来已知的疾病因为人为的干预,疾病接近根除,但又重新出现的一类疾病,比如像霍乱、白喉和脑膜球菌脑膜炎;第2-3章主要介绍流行病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由于自然环境导致的流行病蔓延;第四章对生物安全的风险及评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两位作者详细地列举了结核、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日本脑炎、基孔肯雅热、西尼罗河热、金迪普拉病毒性脑炎、科萨努尔森林病、汉坦病毒感染、流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尼帕病毒病、肺吸虫病、类鼻疽病这些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感染性疾病,每一章按照严谨的结构对一种疾病进行描述,以西尼罗河热这一章为例:开篇首先对本病的流行病学及当前全球的分布状况进行介绍,然后从基础生物学方面叙述了病因学、病毒生活周期、致病机理,接着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断、临床治疗,本章最后回归到人群层面的流行病爆发评估及处理、预防和控制及公众教育,除了翔实的文字,作者还配备了易于理解的流程图和整理表格,便于读者获得信息。
本书第三部分主要包括两章,概括了生物战争及生物恐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对目前抗生素耐药问题从人群水平上进行深入的剖析。本书最后对传染病的传播载体(vector)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蚊子的防控。
本书视野广阔,对新发流行病的基础知识及最新发展都面面俱到,满足从医学生到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各个层次需要。正如作者在术中所言,一个优秀的临床大夫,不仅仅需要治好个人(individual)的疾病,还需要懂一些流行病学,这样才能在更大的群体(population)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协和医院 麦毓麟
医科院图书馆 供稿